9月22号,自民党总裁选举的锣鼓总算敲响了,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,等着10月4号那天开票。日本政坛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但就在这帮政客们为了头把交椅斗得不可开交时,日本社会正在上演一出更拧巴的大戏。一边是老百姓捂着钱包直喊疼,另一边却是经济数据好得不像话。你说魔幻不魔幻?
普通人的日子确实不好过。这几年物价涨得太凶了,简直跟坐了火箭似的,就连天天吃的大米都一个劲儿地刷新价格。生活成本这么高,大家对执政党的不满,早就憋成了一肚子火。
可另一头,经济数据却在唱着完全相反的调子,就好像是另一个平行时空的日本。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?
这口锅谁来背
自民党,这个战后几乎一手遮天的政治巨人,现在正摇摇欲坠。说白了,就是执政太久了,久到自己都忘了怎么监督自己,各种“黑金”丑闻一桩接一桩,早就把老百姓的耐心给磨没了。
民众的失望,直接就写在了选票上。就过去这一年,自民党在三场关键选举里输了个底朝天。这说明啥?说明老百姓看透了,换个党魁根本没用,就是换汤不换药,根子里的腐败问题解决不了。
现在党内倒是有五六个人跳出来说要选总裁,连石破茂这种老江湖都掺和了进来,但这热闹劲儿,看着更像是一场危机下的垂死挣扎。很多人都担心,日本怕不是又要回到那种“一年换一个首相”的怪圈里,谁上来接这个烂摊子,都可能干不长。
另一个平行时空
就在政坛这边乱成一锅粥的时候,日本经济却在悄悄地开派对。你瞧股市那边,日经指数跟疯了似的,一口气冲破45000点大关,连着四天创新高,股民们怕是做梦都要笑醒。
楼市也火得不行。有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日本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.2万亿日元,猛增了22%,这可是2007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。这说明,大把的热钱还是觉得日本的房子和地值钱。
更实在的是,普通人的钱包也确实厚了一点点。9月初,最低时薪标准提到了1121日元,历史上第一次过了一千日元的大关,涨幅高达6.3%,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。
火车到底谁在开
这些亮眼的数据凑在一起,就成了一份让人惊掉下巴的GDP报告。今年四到六月,日本名义GDP增长了4.2%,换算成年率更是达到了吓人的6.6%。
这已经是日本经济连续第五个季度正增长了,是2016年以来最长的一次复苏。更让人想不到的是,拉动经济的不是外部需求,而是内需、投资和出口这“三驾马车”齐头并进。
个人消费就增长了0.4%。夏天热,大家买饮料买得多;假期多,人们也愿意出门旅游花钱。这至少说明,大家对未来的日子开始有点信心了,敢花钱了。
企业也没闲着,设备投资增长了1.3%。日本现在缺人缺得厉害,企业只能拼命搞自动化和数字化,大笔的钱都投到了智能设备和软件上。这背后,是日本经济在悄悄积蓄新的力量。
冰火两重天的日本
这种政治上的冷和经济上的热,把日本社会深层的矛盾全给揭开了。政治为什么这么乱?还不是因为少子老龄化这些老问题。人手不够就得靠外国劳工,但这又会刺激起社会上一些排外的情绪。
政客们呢,为了拉选票,就拼命炒作这些话题,搞得大家越来越不理性。再加上一年选三次,选民们都累了,也懒得去仔细看谁的政策好,反而更容易被那些口号喊得震天响的新党派吸引。
而经济为什么这么坚挺?因为它有一种独特的“低温模式”,不太容易受政治风波的影响。在这种看似平淡的表面下,日本通过涨工资、升级产业,一直在默默攒劲儿。通胀率稳定在2%以上,对一个停滞了这么多年的经济体来说,可能反而是件好事。
结语
所以啊,等到10月4号那天,不管谁坐上自民党总裁那把椅子,他要面对的,都是一个撕裂的日本。一个是在政治泥潭里挣扎,民怨四起的日本;另一个,则是在经济上悄悄复苏,韧性十足的日本。
这场政坛的大戏,悬念已经不在于谁上谁下了。真正的看点是,到底是政治的烂摊子最终会拖垮经济的好势头,还是强劲的经济能反过来,给死气沉沉的政坛打一剂强心针?这个问题的答案,将决定日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命运。
可靠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