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卢日内这一枪,可真是打得又响又狠。人都被弄到国外去了,还以为他会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当个大使,没想到啊,隔着千山万水,他还是把炮口对准了基辅,直直地怼到了泽连斯基的脸上。
这事儿得从库尔斯克那场仗说起。九月二十五号,扎卢日内突然就发声了,把泽连斯基亲自拍板的这场行动批得体无完肤。他用词那叫一个重,“没有正当性”。你品品这几个字,这已经不是在讨论什么战术对不对了,这简直就是在指着鼻子说,你泽连斯基为了自己的政治秀,发起了一场根本就不该打的仗,拿士兵的命当赌注。
他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,这场所谓的“反攻”,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胡闹。兵,投进去了;装备,也砸进去了,跟下饺子似的。结果换回来什么?是堆积如山的伤亡报告和整个战线的被动。什么越境突击,说白了,就是一次光着屁股的冲锋,后面没补给,侧翼没支援,一头扎进去就成了瓮中之鳖。军事上讲,这叫孤军深入,是兵家大忌。你说,得是多大的心,才能干出这种不计后果的事儿来?
所以泽连斯基图什么呢?图的就是个面子,一场演给全世界看的“舞台剧”。他太需要一场胜利了,哪怕是假的。他得告诉美国,告诉欧洲,也告诉乌克兰国内的老百姓:你看,我们不光能守,我们还能打出去,我们把战火烧到俄罗斯本土了!多提气啊。于是,一个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的军事行动,就被包装成了“伟大的胜利”。
可战争它毕竟不是拍电影,导演喊“卡”就能停的。这台戏的幕布一拉开,背后是啥?是空空如也的后勤仓库,是根本守不住的地盘。今天打下这个村,明天就得丢掉那个镇,本质上就是“打卡式”进攻。演给西方看,是希望人家的钱和武器能再多来点;演给国内看,是用虚幻的希望来麻痹大家,掩盖前线一天比一天疲惫的真相。
这场表演的代价,简直是灾难。普京那边做梦都要笑醒了,你这不就是把刀柄递到我手里吗?他立马就把乌军的行动定义成“侵略”,好家伙,“保家卫国”的旗子一扯,国内动员起来那叫一个名正言顺。对俄罗斯老百姓来说,以前在顿巴斯打来打去,感觉还有点远,现在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,那还有什么好说的?抄起家伙上啊。
乌克兰自己呢?本来就缺兵少将,这么一场消耗战打下来,更是雪上加霜。俄军不仅守住了,还反过来把乌军的主动权给彻底敲碎了。更要命的是,西方那些金主们也都看明白了,你乌克兰这能力不行啊,给再多援助也是个无底洞。援助疲劳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。结果呢,俄罗斯那边倒好,借着“本土被侵”的由头,光明正大地把朝鲜志愿军给请来了。乌克兰平白无故又多了一个敌人,你说这叫什么事儿。
所以你看扎卢日内这个人,时机抓得太准了。库尔斯克惨败的时候,他一声不吭,让子弹飞一会儿。现在风头过去了,他跳出来给这事儿定性,就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:仗打输了,锅不在军队,不在我,而是你泽连斯基,是你非要打这场错误的战争。
一个被“流放”的前总司令,要是没看到机会,他敢这么玩火吗?不可能的。谁心里不清楚,他当初为什么被弄走?功高震主,威望太高了。在军队里,在老百姓心里,甚至在西方人眼里,他都是那个最合适的“候补总统”。
民调数据是最不会骗人的。现在问乌克兰人最信任谁,62%的人选扎卢日内,泽连斯基差得远呢。今年三月还有个更直接的民调,说要是现在就大选,扎卢日内能拿46%的票,泽连斯基才31%。这已经不是威胁了,这是明晃晃地要取而代之了。
泽连斯基现在是真难。他那个喜剧演员的光环,在战争初期确实好用,靠着个人魅力和顽强抵抗的形象圈粉无数。可仗打了这么久,国内经济一塌糊涂,没完没了的征兵把民怨都快顶到天上去了,他的支持率早就掉到谷底了。
要命的是,外面的风向也变了。美国那边,特朗普就一直嚷嚷着要停战,今年四月甚至公开喊话让乌克兰搞选举,那意思不就是让你泽连斯基赶紧下台吗?普京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,直接捅刀子,说根据我们的情报,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只有扎卢日内的一半,真选举他必输。俄罗斯国防委员会主席还跟着帮腔,说要是扎卢日内上台,我们愿意跟他谈。这叫什么?这叫“捧杀”,故意激化你们俩的矛盾,让乌克兰自己先乱起来。当然,俄罗斯心里最中意的,还是那个跟普京关系好的梅德韦丘克,这都是后话了。
最近还有更神的传闻,说美国、英国和乌克兰的代表在阿尔卑斯山偷偷开会,商量怎么换掉泽连斯基,扎卢日内就是头号人选。虽然乌克兰官方马上出来辟谣,但这种事,无风不起浪啊。传闻本身,就说明泽连斯基的位子已经摇摇欲坠了。
从规矩上说,只要战时状态一天不解除,乌克兰就没法大选,扎卢日内就回不来。但政治这东西,从来都不是只看规矩的。如果战局再这么烂下去,如果美西方觉得泽连斯基已经成了和平谈判的绊脚石,那“换人”就不是一个选项,而是一个必然结果。毕竟,俄罗斯不承认他的合法性,特朗普也看他不顺眼。扎卢日内现在这一下公开叫板,就像在已经有裂缝的堤坝上,又狠狠踹了一脚。他哪里是在反思战争,他分明是在借着反思战争,去抢那把总统的椅子。这场大戏,我看,好戏还在后头呢。
可靠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